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邹延欣的博客

邹延欣的书斋名为“紫烟楼”

 
 
 

日志

 
 
关于我

生在广东,长在山冲。 家贫如洗,但是中农。 本科毕业,投笔从戎。 老记八年,图文进宫。 廿载输记,高级正公。 官山有虎,猴亦称雄。 本职亏本,副业兴隆。 百般爱好,无一精通。 诗词书画,兴趣犹浓。 摄影文艺,情有独钟。 电视专访,两度推崇。 退休伊始,返老还童。 神闲气定,目明耳聪。 周游世界,天马行空。 走南闯北,游西逛东。 天伦之乐,乐在美中。 日夜指示,老当网虫。 双料名博,岂敢冒充?

【原创】 日本的衣道 -----《东瀛文化随笔》(十)  

2010-05-11 20:01:43|  分类: 东瀛随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原创】     日本的和服   -----《东瀛文化随笔》(十)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日本著名女画家前田蓉子(右),蓉子的母亲(中),蓉子的女儿(左)

                      (摄于日本住家,背景书法条幅为本文作者回赠)

 

【原创】     日本的和服   -----《东瀛文化随笔》(十)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原创】     日本的和服   -----《东瀛文化随笔》(十)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本文作者摄于日本名古屋

【原创】     日本的和服   -----《东瀛文化随笔》(十)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原创】     日本的和服   -----《东瀛文化随笔》(十)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原创】     日本的和服   -----《东瀛文化随笔》(十)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原创】     日本的和服   -----《东瀛文化随笔》(十)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原创】     日本的和服   -----《东瀛文化随笔》(十)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原创】     日本的和服   -----《东瀛文化随笔》(十)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原创】     日本的和服   -----《东瀛文化随笔》(十)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原创】     日本的和服   -----《东瀛文化随笔》(十)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原创】     日本的和服   -----《东瀛文化随笔》(十)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原创】     日本的和服   -----《东瀛文化随笔》(十)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原创】     日本的和服   -----《东瀛文化随笔》(十)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原创】                            日本的衣道

                                                       ----- 《东瀛文化随笔》(十)

 

                                                                        邹延欣

 

在日本众多“道文化”中,衣道(穿衣之道)是一个典型代表,集中体现在极具大和民族特色的“和服”上。

和服是日本民族的一种传统服装。据传,大约公元前四世纪,当今日本天皇家族的祖先,统一了当时日本列岛100多个小国,建立了大和皇国,大和民族由此得名。因为日本人口中90%以上都是大和民族(除北海道和北方领土有少数阿伊努人外),故有“和服”之称。

日本和服起源于中国唐服。和服是由中国唐代服装发展而来的,历经1000多年的演变形成,所以在日本和服又被称为“吴服”和“唐衣”,至今还有不少和服专卖店写着“吴服”。据史料记载,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派遣使团来中国,获得唐王接见并获赠大量朝服。这些光彩夺目的朝服带回国后,深受日本人喜爱,日本朝中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于是次年天皇下令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直至600多年后的室町时代(十四世纪),具有日本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和服最终定型。其中和服的腰包则是后来受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开始腰包系前面,后来改系后面。明治时期前(1868年前),日本人大都穿和服,但明治之后许多上层男士改穿西装(又称“洋服”)。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后,为吸取因穿和服行动不便遭受不幸伤亡的教训,女性从穿着和服逐渐改穿套裙或其他服装,但在举行节日庆典和隆重礼仪等重大场合时,人们中还是穿着传统和服的居多。

和服代表了日本“衣文化”,和服就是“衣道”,和服就是艺术。日本人早已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和服上了。我在日本实习考察期间,在大街上不时可以见到身着传统和服的人们。我觉得和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女性和服,色彩艳丽,式样美观,尤其给人以一种典雅、端庄的美感。这种艺术之美,与其说是来自漂亮的染织和花纹图案,倒不如说是来自穿上和服后所烘托出来的人的个性、气质、风度和文化艺术以及环境氛围。我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有一次我曾陪同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的一位外聘日语教授伉俪到中山市一游,当这位东洋太太身穿一套崭新的和服出现在酒店时,从酒店大堂到楼面部,从服务小姐到来宾食客,无不被她那雍容、华丽的和服以及行走时婀娜妩媚的体态姿式所吸引,引起人们驻足注目,评头品足,交口称赞,宴席现场为之一时轰动。正是:民族之礼,尽在“服”中。这虽然是中国的平民百姓对新鲜、稀奇的日本和服“少见多怪”的条件反射,但从中也折射出和服耀眼的亮点和迷人的魅力。

和服的花色、品种、质地、式样繁多,千百年来变化万千。大体上分为男性和服和女性和服。男装与女装差别很大,男式和服色彩比较单一,偏重黑色,款式较少,腰带较细,附属品少,穿着方便;女式和服恰恰相反,色彩缤纷艳丽,款式多样,腰带宽大,附属品多,穿着不便。和服不仅有男性与女性之分,还有未婚与已婚之分、便服与礼服之分。和服主要种类如下:

留袖和服:是女性参加亲戚的婚礼和重大仪式时穿的礼服。可分为黑留袖和色留袖,各自印染的花纹数量和图案不同,前者为已婚妇女穿用。

振袖和服:又称长袖和服,是小姐们的第一礼服。根据袖子长短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小振袖,穿得最多的为中振袖,主要适用于成人仪式、毕业典礼、宴会、晚会、探亲访友等场合。因中振袖和服显得时尚,已婚妇女也较多穿它。

访问和服:是整体染上图案的和服,把下摆、左前袖、左肩到下领展开后就是一幅图画。近年来访问和服已成为最流行的简易礼装,主要适用于开学仪式、朋友聚会、宴会、晚会、茶会等场合。访问和服不分年龄与婚否,大家可穿,深受欢迎。

小纹和服:是指衣服上染有碎小花纹的和服,适用于练习穿着,作为日常时髦服装,适用于约会、外出购物、半正式晚会等场合。

男式和服:以染有花纹的外褂和裙子为正式礼装,除黑色以外可作为简易礼装,可随便进行服装搭配。

素色和服:是一种除黑色以外的单色和服,如染有花纹可作礼服,如没有花纹则作为日常时装。

浴衣:是夏季穿的没有衬里的棉质和服,穿起来轻轻松松,不受拘束。但不完全等同于中国人沐浴前后穿用的浴衣。日本人穿着浴衣,某种程度上视为休闲服,可以参加烟火大会、盂兰盆会舞,或是参拜神社的日子。

此外,还有丧服(连同腰带在内全为黑色,丧礼时穿)、婚服(婚礼时穿),等等。

从式样上区分,和服可分为“套头式圆领衫”与“对襟式上衣”。与之配套的还有袴(长裤子)、领巾、半领、於须比(用于蒙面的带状织物)、木屐、布袜(日语称“足袋”)、长襦袢、肌襦袢、衬裙、发钗,等等。女性和服背上的那小包东西是啥玩儿?原本是当枕头用的,后来成了枕头的象征,实际上空无一物,纯属装饰。

和服的设计艺术和加工工艺,要比唐装、中山装和西装复杂得多。它不是“量体裁衣”,因人而异,而是统一规格,大家适用。和服整体设计要求长、宽、大,领、肩、腰、袖、带等各部比例适度,同时适用于高矮胖瘦不同身材体形的人穿着。用料讲究的高档和服,面料大都是丝绸,如婚礼穿的和服,还要在丝绸面料上用金银箔丝线绣上花鸟等美丽图案。

和服不仅设计、缝制有技巧,穿法也有技巧。那怕同是一套和服,穿起来也得讲技巧,可以说是“难穿易脱”。特别是年轻女性,和服宽而大,但不允许穿内衣。很多人“不会穿衣”,因为很难本身独自一人立完成整个“穿着工程”,还得依靠旁人助一臂之力。如果穿得严严实实,该暴露的不暴露,或是穿得松松散散,该遮掩的不遮掩,那就无法穿出和服的“汁”和“味”,无法显示年轻女性妩媚端庄或浪漫活泼,无法体现穿着者的个性。另外,和服的左襟和右襟的盖法也很讲究,用于生人的为“右前法”(左襟领盖在右襟领上),相反,用于死人的为“左前法”。

和服讲究色彩禁忌。日本历史上曾经定下桔黄色、深红色、青色、深紫色分别为皇太子、太上皇、天皇、亲王的礼服用色,限制他人使用,特别是深红色和深紫色,更不准皇室以外的人使用。直至今天在日本一些地方穿着和服时,非隆重仪式,仍然一般不选用白色和红色,因为白色代表神圣、纯洁,红色象征魔力。

一般说来,日本人外出活动,走亲串友或是东游西逛的时候和场合,男女都可穿可不穿和服。如果要穿也可以,但要选择相应的质地、花纹、色调、式样的和服,不可乱穿乱套。因此,一个人同时拥有几套和服是必然的。总的来说,女性穿着和服的机会比男性多得多,但女性也不是一年四季从头到尾都穿和服。除了季节变化因素之外,日本人通常在新年(1月1日)、成人节(1月15日)和毕业典礼、婚礼、婚宴、丧礼时都要穿和服,男性主要是在室内休息时和逢年过节或在家招待客人时穿和服。男性穿正式的和服礼服,必须套上外褂和裙子。现代日本人特别是男性,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穿和服,大都穿西装,但穿浴衣的很多。

在我们下榻的几处酒店,客房衣柜里必然挂上一套最轻便的室内和服-----浴衣。我曾在名古屋新干线车站广场的一家酒店客房内,身着浴衣,脚穿木屐,“立此存照(见本文插图)。后来同事们看到照片,都笑说我很象“姿三四郎”(日本电视剧中的男主角),显得潇洒、悠闲、自在,别有东瀛风情风韵。

人的服饰穿着,与人的坐立行走不无关系。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男的穿着西装跑步,女的穿着“水桶裙”骑摩托车,其后果将会怎样。那么日本女性穿着和服也一样,难免会遇到一些麻烦,感到几分尴尬。女性和服褒衣博带,云袍霞帔,色彩斑斓。年轻女性穿着和服,芳兰竟体,雍容尔雅,姿式柔美,步履轻盈,蹑手蹑脚,犹如脚底莲花步步生,实在是别有韵致。但也有尴尬之时和为难之处,那就在于穿着和服时的“坐”。按照日本的风俗,女性是不能象男性那样盘腿而坐榻榻米(类似地毯,用灯芯草编织)的,只能“正坐”(把双膝并拢后弯足,屁股坐在脚后跟上,近乎跪坐)。这一坐姿可防“走光”,但时间一久,双脚发麻,感觉难受。当然也允许可改为“横坐”(把正坐的双腿稍微横着),但毕竟坐姿受到严格限制,不能随意自如。看来日本古代的“男尊女卑”,比中国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写到这里,我不禁从日本的和服联想到中国的唐装、汉服,进而联想到近代中国“王牌”服饰-----旗袍。它们与和服一样,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在中国不知风靡了多少年代。但时至今日,除了在戏剧舞台上和特别讲究“乡土味”的庆典、仪式以及特别酒店、宾馆尚有它们的影子外,日常生活中早已不见踪影。就连人们本来喜爱的中山装也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于的是现代时装和奇装异服。看来中国的“衣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时俱退”了,这不能不认为是一个伟大民族的小小悲哀。

                                                                                   《东瀛文化随笔》(一)~~(十) 全部完

 -----------------------------------------------------------------------------------------------------------------------------------

 

                                          《后记》

 

我东渡扶桑归来,甚感收获颇丰。我在已发表《东瀛文化随笔》首篇博文的“前言”中交代过,日本传统文化本不是我应邀率团赴日实习考察的“份内项目”,但增进了解日本的民族传统文化,却成了我此行的最大收获之一。我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深感和钦佩日本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珍爱之风。他们从政府到民间,从国家到国民,坚持不懈地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一百多年来,日本经历了宏阔而深刻的现代化转型,民族传统文化也遭遇过西化思潮的强烈冲击,但他们庄敬自强,坚守阵地,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我先后在博客上发表了《东瀛文化随笔》系列拙文10篇,几乎是清一色的“道文化”选题,意在了解人家,认识自己;学习人家,反思自己。我通过回忆对比,感慨犹多,从彼国大和民族的许多“道道”文化中联想到敝国中华民族的种种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说,中国是日本的文化母国,这是不争的事实。追根朔源,日本众多传统文化现象均源自中国,例如,汉字,道文化(茶道、花道、香道、书道、歌道、剑道、剑道、弓道、神道、和服)、工艺文化(陶瓷、漆器、刀具、文房四宝等)、饮食文化(寿司系列食品),等等。但令我感叹的是,为什么人家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什么人家能结合本国实际,让中国文化的基础得到充分发展?为什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文化现象,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在“出口”之后反而丧失了,甚至失传了?为什么人家的传统文化能在发展中生存,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在发展中消亡?这些超乎反常的现象,无不令我感到遗憾,不能不为之嗟叹。无怪乎本月2日上海世博会出现一群身穿汉服的男女大学生,他们高喊“振兴中华,衣冠先行”口号。我认为,当今之世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感情诚为可贵。尽管我很难设想他们这句口号到底能唤醒多少中华儿女的觉醒,但我相信在神州大地上,总有一天会把“古老当时髦”,从而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失而复得,发扬光大。

 

                                                                    紫烟楼楼主    2010年5月11日 于广州

  评论这张
 
阅读(74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