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邹延欣的博客

邹延欣的书斋名为“紫烟楼”

 
 
 

日志

 
 
关于我

生在广东,长在山冲。 家贫如洗,但是中农。 本科毕业,投笔从戎。 老记八年,图文进宫。 廿载输记,高级正公。 官山有虎,猴亦称雄。 本职亏本,副业兴隆。 百般爱好,无一精通。 诗词书画,兴趣犹浓。 摄影文艺,情有独钟。 电视专访,两度推崇。 退休伊始,返老还童。 神闲气定,目明耳聪。 周游世界,天马行空。 走南闯北,游西逛东。 天伦之乐,乐在美中。 日夜指示,老当网虫。 双料名博,岂敢冒充?

【史海寻针】(10)中国远古时代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2011-11-29 22:44:08|  分类: 史海寻针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原【原创】   中国远古时代的“三皇”与“五帝”

          邹延欣 撰写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每当国人谈到“三皇五帝”的话题,必然会涉及到中国的“国史”和中华民族的“族史”。但是这个“国史”、“族史”从何时开始? 历史有多长?恐怕国人自己也难于说清楚、说准确,因为在商代出现成熟的甲骨文之前,夏代及上古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全凭先民口述耳闻相传。因此上古时代的历史未必都是真实可信,只能称之为“传说”,而传来传去的传说,不免错讹混乱,说法不一。“三皇五帝”的说法正是这样,因为是“非信史”,版本太多,传承太乱,所以不可不信,不可全信。本文并非对中国史前历史进行研究探讨的文章,只是一篇综合性粗略介绍前人史料中有关“三皇五帝”的参考资料,信不信由你。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历史的一个笼统称呼,也是中国古籍记载的史前传说中的创世皇帝-----三个皇与五个帝“三皇”一词始于战国末,战国时期形成了几种“五帝”之说,到汉代形成了几种置于五帝前的“三皇”说。 据传早在史前时代,中华大地就形成了华夏族、苗族以及当时被华夏族称之为蛮、夷、戎、狄等许多兄弟民族。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大约是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甚至有可能上溯至公元前8000---10000年。经过近现代考古发掘和研究,考古界已基本肯定“三皇五帝”时代存在于夏朝以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是原始社会。很多史学家认为,“三皇五帝”,实际上就是原始社会中原地区大部落联盟的盟主、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共主或帝国皇帝。战国及秦汉时,由于文人史家崇尚“三五历数”,故将若干个远古皇帝和上古帝王合称为三皇五帝,并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所处的年代。

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

现将史上“三皇”之说和“五帝”之说的几个主要版本概述如下:

三皇:

     版本1-----天皇、地皇、泰皇;(《史记·秦始皇本纪》)

     版本(2-----天皇、地皇、人皇; (《太平御览》)

     版本3-----燧人、伏羲、神农; (《尚书大传》)

     版本4-----伏羲、女娲、神农; (《风俗通义》)

     版本5-----伏羲、祝融、神农; (《风俗通意》)

     版本6-----伏羲、神农、共工; (《通鉴外纪》)

     版本7-----伏羲、神农、黄帝。(《帝王世纪》)

     由此看来,伏羲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诸说一致,而“第三者”究竟是谁,各种版本分歧较大。参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看来认可度高的三皇”还是伏羲神农黄帝

      伏羲、神农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之一,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故里今甘肃天水市。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他又结绳为网,用于捕鸟;发明了,创作了《驾辨》曲子。伏羲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

     黄帝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开族始祖。黄帝本姓“公孙”,号轩辕氏,因“常居姬水”改为姓“姬”。炎帝则改姓“姜”。炎黄两帝作为中国氏族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酋长,在今河北涿鹿初统,后来在河南中原一带繁衍后代,成为华夏民族的前身,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传说颛顼、帝喾、尧、舜、禹都是黄帝的后裔。黄帝的功绩,除了在早期部落之间的战争中“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八方”之外。还“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 炎帝的功绩在于农业生产,“教民耕农,故号曰神农氏”。因炎帝与黄帝同出生于少典,有着血缘兄弟关系,故天下炎黄子孙属于同宗同源。可谓五千年血脉亲情,华夏人世代相传。

     至于古人为什么把女娲、燧人、祝融、共工列入“三皇“?因为他(她)们都是神话传说中很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例如:

     女娲不仅“补苍天”、“立四极”,而且“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创造了人类;

     燧人钻木取火,使人们能吃到味美的熟食,促进了人类自身的进化;

     祝融(即重黎)“绝地通天”,分人神之界;

     共工在与颛顼的战斗中,“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看来上古神话传说和后人史书记载,把以上四人列入“三皇”,理所当然。

五帝:

      版本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史记·五帝本纪》)

      版本 -----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版本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版本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版本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尚书序》)

 此外,“五帝”之说还有以下版本:

    (1)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尚书序》)

    (2)少吴(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帝王世纪》)

    (3)东方太皞、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以上称为五方天神。《楚辞·惜诵》)

    (4)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周礼·天官》)

          同样参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看来认可度高的“五帝”还是:少昊、颛顼、帝喾、尧帝(唐尧)、舜帝(虞舜);但如按《史记》所载,“五帝”应为:颛顼

   下面简要介绍相关人物:

     颛顼-----号高阳氏,传说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命重任南正之宫,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北正(火正)之官,掌管民事,更大的贡献是扩大了民族活动的范围,北至幽陵,南至交趾,西至流沙,东至蟠木。 

     帝喾-----号高辛氏,传说是黄帝长子玄嚣的孙子。其伯祖父颧顼在位时被立为族子。《帝王纪》说他“年十五而佐颧顼,三十登位”。《五帝本纪》说他“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意,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而且生有一个伟大的儿子帝尧。

     帝尧-----名放勋,号陶唐,传说是帝喾的儿子。司马迁说他“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制定历法,授民以时”

     帝舜-----重视伦理道德,对盲父和后母极尽“笃谨”孝道,他继尧位,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以身殉职。

     太皞-----亦作太皓,风姓,以龙为官。

     少昊-----又作少皞,名挚,号金天氏,以鸟为官,传说为东夷族。又传为太皞之子。近人据《世本》说“少昊,黄帝之子,名契”,认为少昊即契,而契亦传为帝喾之子;因此认为太尔皞即帝喾,二人均为殷人祖先。

         【注】古人理解中国具有“天地人”静态结构和“五行”运转模式。因此,神话传说中“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指:木帝、火帝、土帝、金帝和水帝。

          尽管史上关于“三皇”、“五帝”说法不一,版本多多,但普遍对“五帝”争议相对比“三皇”少,或许因有著名史书《五帝本纪》专题记载。众多版本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集中表现在:

         (1)伏羲大都被排在“三皇五帝”之首,可见公认伏羲之重要。

    (2)“三皇五帝”的总体排序不混乱。其实名单中的太昊=伏羲,炎帝=神农,少昊=少皞=帝挚。总体排序为:伏羲(太昊)、神农(炎帝)、黄帝、少昊(帝挚)、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唐尧、虞舜(女娲为伏羲妹或妻,同时代;共工、祝融茉伏羲、神农与尧、舜之间)。

    (3)尧、舜总是被排在“三皇五帝”队伍里的最后。据夏朝文字记载,伏羲上承有巢氏、燧人氏,尧、舜下接禹、启。据此可知,古史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大体上是按时序排列。这些都表明古人的态度很严谨,不是随便做三、五数字游戏,凑合了事。

          总的来说,今人可以这样去理解和把握:大抵“三皇”所指各位,都是中国人的祖先,是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性人物;“五帝”所指诸人,主要是母族社会后实行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鼎盛时期及其解体时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领。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紫烟楼楼主:邹延欣 撰写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伏羲画像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史海寻针】中国史前的“三皇”与“五帝”(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评论这张
 
阅读(1797)|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