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邹延欣的博客

邹延欣的书斋名为“紫烟楼”

 
 
 

日志

 
 
关于我

生在广东,长在山冲。 家贫如洗,但是中农。 本科毕业,投笔从戎。 老记八年,图文进宫。 廿载输记,高级正公。 官山有虎,猴亦称雄。 本职亏本,副业兴隆。 百般爱好,无一精通。 诗词书画,兴趣犹浓。 摄影文艺,情有独钟。 电视专访,两度推崇。 退休伊始,返老还童。 神闲气定,目明耳聪。 周游世界,天马行空。 走南闯北,游西逛东。 天伦之乐,乐在美中。 日夜指示,老当网虫。 双料名博,岂敢冒充?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2017-08-22 20:55:59|  分类: 吹毛求疵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原创】

“昙花一现”的笔迹

《吹毛求疵》(26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中性笔家族中的“褪色笔”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笔,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发明了毛笔。在中国传统文化书写工具中,笔、墨、纸、砚并称为“文房四宝”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书写工具也在与时俱进,层出不穷。如今笔种众多,百花齐放。当然,国人最熟悉的还是“四大家族”:铅笔、钢笔、圆珠笔、中性笔。当今最常用的当数中性笔。

这里不妨自作多情先“科普”一下。

铅笔,笔芯用石墨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因发明之初以类似“铅”金属制造,后人又将石墨误以为是铅的一种,故“铅笔”一词流传下来,沿用至今。

钢笔,又称自来水笔。笔头、笔身均用金属制成,笔管内贮存墨水,用完可再填充。因墨水是用自来水和水溶性墨粉调制而成,故钢笔属于一种水性笔。

圆珠笔,又称油性笔、原子笔。笔芯内装稠性油墨,油性强,依靠笔头上自由转动的钢珠带出来,写起来手感滑溜,且适用于复写。

中性笔,又称碳素笔。笔尖为滚珠结构,笔蕊内装呈水性或胶状的有机溶剂。因墨水介乎于钢笔水性和圆珠笔油性之间,故称为中性笔(统称“签字笔”)。

中性笔于1988年在日本研制成功。此后成为国际上颇受欢迎的一种新颖的书写工具。中性笔在中国更是大为流行,几乎取代了圆珠笔。而传统的钢笔就更不用说,早就靠边站了。中性笔何故受宠?个中缘由或许价廉物美,实用实惠。

说起笔来,种类很多,大体上可分为软笔和硬笔两大类。毛笔之类属于软笔,上述四大笔种均属于硬笔。作为自幼爱好写写画画的我来说,无论对软笔还是硬笔都情有所钟。因退休前就被号称为“书家”,一年到头免不了用毛笔应众挥毫,应邀题字,应召创作书法送展参赛。而钢笔则多用于硬笔书法,曾自书自编了一本钢笔行书《唐诗绝句》。新生的中性笔更是我的至爱,退休后曾以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北宋张择端原作《清明上河图》(黑白影印件)为临本,用黑色中性笔在生宣纸上临绘了一幅“山寨版”《清明上河图》(全卷规格1200 x 70cm,耗时八个多月,用去80多支中性笔。详见本文插图)。其时被广东“南方电视台”拍成电视专题片,在该台TVS2卫星频道“城事特搜”节目播放。

我在书写实践中深深感受到,用中性笔写字绘画,可以获取其它笔种难于产生的特别效果。由于中性笔油墨粘度较低,墨水不黏占笔头,细腻均匀,因而握笔轻松,手感舒适,下笔自如,写起来像丝一般的滑顺。最大优势还在于墨色鲜明,字迹清晰,点线细腻,不易褪色。此外还可采用不同的握笔角度、运笔力度和走笔技巧,灵活掌控笔画的粗细、颜色的深浅。这些手法有利于增强画中景物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如果工艺极度精细,能把点线画成秋毫之末,还能产生某种层次感和质感。

如上所述,中性笔早已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书写和业余艺术创作工具的最佳选择。于是我每年赴美探亲居住一段时间,每次都少不了要买带几支甚至成打成打中性笔出口转内销,专供自己用。其实这一习惯动作事出有因,实为无奈。因在美国的普通超市或办公用品文具商店,中性笔难觅其踪,硬笔货架几乎被圆珠笔独霸。我历来不喜欢、不习惯用圆珠笔书写,总觉得用笔吃力费劲,手感不爽不佳。且油性墨水容易溢出,渗透纸张,影响笔画点线清晰度。而老美恰恰相反,普遍爱用圆珠笔,或许觉得写出的字才够大够粗,圆润流畅,厚实大方;或许觉得用中性笔写字,点线过小过细,显得娇小柔弱。如果手上没有圆珠笔可写,宁可用刀刨切削的传统铅笔,也不用中性笔。我女儿一家大小也不例外。在家里的书桌、电脑台上,见到的尽是圆珠笔或传统铅笔,哪有中性笔?

说了半天与本文标题相关的话,下面该是讲述主题词的时候了。话说今岁鸡年在广州过年。节后赴美前,在天河员村街一家文化用品专卖商店买了一打黑色中性笔,并另买了一包供更换的笔芯。来美后迟至上周才开始启用。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这次买带来美国的中性笔,全都变成了“魔术笔”。刚写出清晰的字,不到2分钟便开始褪色,变得浅淡模糊。再过几分钟笔迹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且不留痕迹,只有下笔力大重、墨水沾多的个别笔画,还能隐约看到一点点蛛丝马迹。我在同一张白色打印纸上,用褪色笔和普通中性笔写了两行相同的字进行比较,并当场计时记录。几经反复换纸书写和仔细测试考核,结果概莫如是(详见本博主实拍插图)。如此神奇玄妙之笔,我以往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上述魔幻镜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带着问题上网查询,结果出乎意料。真相告诉我,这是一种“褪色笔”,并非伪劣假货,“比珍珠仲真”(粤语)。

原来,当今国内流行的中性笔,笔种很多,不仅墨水颜色不同,而且功能作用也不同。其中有一种新名堂叫“褪色笔”(又叫“退字笔”)。这种笔堪称“神奇之笔”,写出的字可谓“魔幻之字”。因为书写笔迹本来点线清晰,历历可见,但瞬间便可化为乌有,春梦无痕。有道是“文人多大话,笔下可生花”。当今用这种笔生的话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并不可怕。

褪色笔的魔法幻术,玄机何在? 我抱着一堆堆难解的疑团上网查询。终于找到了标准答案。答案的大意是:褪色笔墨水的配方独特,成分为一种呈碱性的酚酞指示剂。消失笔迹的原理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把墨水溶解,在水蒸气中变为碳酸。而碳酸可把墨水的碱性中和,使笔迹冰消瓦解,烟消云散。至于要达到笔迹完全消失需要多长时间,这就取决于厂家对内装墨水成分PH值的调整。消失时间短则三几分钟,长则个把小时。此外,消失时间长短也与下笔力度、书写速度、纸张材质等有关,还要受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外部条件的制约。

真相大白,恍然大悟。原来我是一个“马大哈”,是褪色笔的色盲。回想今春在广州买笔时,毫无“褪色笔”概念,对褪色笔一无所知,没有对笔“验明正身”,以为全都一个样,可照套照用。直至上周在美国这里“东窗事发”才发现,其实这批褪色笔,每支笔芯的头部都有一个小小的白色透明塑胶套罩着,套底显示均为醒目的蓝色,只是目标太小。如今才知晓这一蓝色,既是厂家制作褪色笔墨水采用的唯一颜色(至今尚无黑色自动褪色笔),又是顾客识别“褪色笔”的唯一标志。

那么,褪色之笔,有何用途?概括起来,主要作用体现在三各方面:一是通常用于十字绣等纺织类物品和手工艺等行业临时性书写做记号;二是用于中小学生作文造句、选词用字打草稿;三是用于业余书法爱好者反复临摹字帖和少儿写字画画等。由此看来,褪色笔给人们带来正能量,产生正效应。

夫世间之事,有利必有弊,有得必有失。褪色笔亦然。由于褪色笔的外观与一般中性笔相同,别无二致,一笔当前明眼人无法区分,只能以貌识笔。那怕为了验证有意识在现场写画几笔,也因“时差”短暂亦来不及显出真面目,同样难于识别。这样一来,褪色笔在给人们日常书写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可能埋下令人担忧的伏笔。我想,倘若自己不慎选错买错不合用而造成破费浪费,毕竟还是小事,万一被别有用心者用褪色笔签假名、化名造成损失,这可就摊上大事了。但愿在当今法制得天下,这种担忧纯属多余。

 

【注】本文插图均为本博主实拍

                         紫烟楼楼主:邹延欣 2017728日 华盛顿DC



第一组实验图(全程10分钟)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 
第二组实验图 (全程10分钟)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
本博主硬笔美术作品(择录)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广东南方电视台录制并播放专题片
本博主签字笔临绘《清明上河图》 (宣纸全卷1200 x 70cm)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在家接受电视台采访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  
  本博主钢笔书法作品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 
 本博主诗集《紫烟楼吟草》(行草)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
   钢笔书写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诸葛亮《前出师表》(全文)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 
   家人画像(2010年)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铅笔自画像(1990年)
--------------------------------------------------------------
 学生年代涂鸦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首都新建筑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吹毛求疵】(26)“昙花一现”的笔迹(组图) - 紫烟楼楼主 - 邹延欣的博客
  用圆珠笔设计出来的草图(1978年)

【注】以上书画作品,分别使用铅笔、钢笔、圆珠笔、中性笔。

============================================================================
 
  评论这张
 
阅读(2057)|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